模型先生西蒙斯--全球最牛對沖基金[程序化老手]
2005年,西蒙斯成為全球收入最高的對沖基金經理,凈賺15億美元,差不多是索羅斯的兩倍;從1988年開始,他所掌管的大獎章基金年均回報率高達34%,15年來資產從未減少過。
西蒙斯幾乎從不雇用華爾街的分析師,他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里坐滿了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博士。用數學模型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作出交易決策,是這位超級投資者成功的秘訣。
“人們一直都在問我,你賺錢的秘密是什么?”幾乎每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總會說到這句話,他似乎已經習慣了那些渴望的眼神。事實上,在對沖基金的世界里,那應該是每個人都想要了解的秘密。
68歲的西蒙斯滿頭銀發,喜歡穿顏色雅致的襯衫,光腳隨意地蹬一雙loafers牌休閑鞋。雖然已經成為《機構投資者》雜志年度最賺錢的基金經理,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到底是誰。西蒙斯曾經和華裔科學家陳省身共同創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定律,也曾經獲得過全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在充滿了傳奇色彩的華爾街,西蒙斯和他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是一個徹底的異類。
作風低調的西蒙斯很少接受采訪,不過自從他放棄了在數學界如日中天的事業轉而開辦投資管理公司后,二十多年間,西蒙斯已經創造了很多難以企及的記錄,無論從總利潤還是凈利潤計算,他都是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
以下是一些和西蒙斯有關的數字:1988年以來,西蒙斯掌管的的大獎章(Medallion)對沖基金年均回報率高達34%,這個數字較索羅斯等投資(Medallion)對沖基金年均回報率高達34%,這個數字較索羅斯等投資大師同期的年均回報率要高出10個百分點,較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均回報率則高出20多個百分點;從2002年底至2005年底,規模為50億美元的大獎章基金已經為投資者支付了60多億美元的回報。
這個回報率是在扣除了5%的資產管理費和44%的投資收益分成以后得出的,并且已經經過了審計。值得一提的是,西蒙斯收取的這兩項費用應該是對沖基金界最高的,相當于平均收費標準的兩倍以上。高額回報和高額收費使西蒙斯很快成為超級富豪,在《福布斯》雜志2006年9月發布的“400位最富有的美國人”排行榜中,西蒙斯以40億美元的身家躋身第64位
模型先生
針對不同市場設計數量化的投資管理模型,并以電腦運算為主導,在全球各種市場上進行短線交易是西蒙斯的成功秘訣。不過西蒙斯對交易細節一直守口如瓶,除了公司的200多名員工之外,沒有人能夠得到他們操作的任何線索。
對于數量分析型對沖基金而言,交易行為更多是基于電腦對價格走勢的分析,而非人的主觀判斷。文藝復興公司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即電腦和系統專家,研究人員以及交易人員。西蒙斯親自設計了最初的數學模型,他同時雇用了超過70位擁有數學、物理學或統計學博士頭銜的人。西蒙斯每周都要和研究團隊見一次面,和他們共同探討交易細節以及如何使交易策略更加完善。
作為一位數學家,西蒙斯知道靠幸運成功只有二分之一的概率,要戰勝市場必須以周密而準確的計算為基礎。大獎章基金的數學模型主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統計,找出金融產品價格、宏觀經濟、市場指標、技術指標等各種指標間變化的數學關系,發現市場目前存在的微小獲利機會,并通過杠桿比率進行快速而大規模的交易獲利。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基金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不過和西蒙斯的成就相比,他們往往顯得黯然失色。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旗艦產品——大獎章基金成立于1988年3月,到1993年,基金規模達到2.7億美元時開始停止接受新資金。現在大獎章基金的投資組合包含了全球上千種股市以及其他市場的投資標的,模型對國債、期貨、貨幣、股票等主要投資標的的價格進行不間斷的監控,并作出買入或賣出的指令。
當指令下達后,20名交易員會通過數千次快速的日內短線交易來捕捉稍縱即逝的機會,交易量之大甚至有時能占到整個納斯達克市場交易量的10%。不過,當市場處于極端波動等特殊時刻,交易會切換到手工狀態。
和流行的“買入并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截然相反,西蒙斯認為市場的異常狀態通常都是微小而且短暫的,“我們隨時都在買入賣出賣出和買入,我們依靠活躍賺錢”,西蒙斯說。
西蒙斯透露,公司對交易品種的選擇有三個標準:即公開交易品種、流動性高,同時符合模型設置的某些要求。他表示,“我是模型先生,不想進行基本面分析,模型的優勢之一是可以降低風險。而依靠個人判斷選股,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在第二天又輸得精光。”
西蒙斯的所作所為似乎正在超越有效市場假說:有效市場假說認為市場價格波動是隨機的,交易者不可能持續從市場中獲利。而西蒙斯則強調,“有些交易模式并非隨機,而是有跡可循、具有預測效果的。”如同巴菲特曾經指出“市場在多數情況下是有效的,但不是絕對的”一樣,西蒙斯也認為,雖然整體而言,市場是有效的,但仍存在短暫的或局部的市場無效性,可以提供交易機會。
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西蒙斯提到了他曾經觀察過的一個核子加速器試驗,“當兩個高速運行的原子劇烈碰撞后,會迸射出數量巨大的粒子。”他說,“科學家的工作就是分析碰撞所帶來的變化。”
“我注視著電腦屏幕上粒子碰撞后形成的軌跡圖,它們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卻存在著內在的規律,”西蒙斯說,“這讓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證券市場,那些很小的交易,哪怕是只有100股的交易,都會對這個龐大的市場產生影響,而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這樣的交易發生。”西蒙斯認為,自己所做的,就是分析當交易這只蝴蝶的翅膀輕顫之后,市場會作出怎樣復雜的反應。
“這個課題對于世界而言也許并不重要,不過研究市場運轉的動力非常有趣。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西蒙斯笑起來的時候簡直就像一個頑童,而他的故事,聽起來更像是一位精通數學的書生,通過復雜的賠率和概率計算,最終打敗了賭場的神話。這位前美國國防部代碼破譯員和數學家似乎相信,對于如何走在曲線前面,應該存在一個簡單的公式,而發現這個公式則無異于拿到了通往財富之門的入場券。
黑箱操作
對沖基金行業一直擁有 “黑箱作業”式的投資模式,可以不必向投資者披露其交易細節。而在一流的對沖基金投資人之中,西蒙斯先生的那只箱子據說是“最黑的”。
就連優秀的數量型對沖基金經理也無法弄清西蒙斯的模型究竟動用了哪些指標,“我們信任他,相信他能夠在股市的驚濤駭浪中游刃有余,因此也就不再去想電腦都會干些什么之類的問題”,一位大獎章基金的長期投資者說。當這位投資者開始描述西蒙斯的投資方法時,他坦承,自己完全是猜測的。
不過,每當有人暗示西蒙斯的基金缺乏透明度時,他總是會無可奈何地聳聳肩,“其實所有人都有一個黑箱,我們把他稱為大腦。” 西蒙斯指出,公司的投資方法其實并不神秘,很多時候都是可以通過特定的方式來解決的。當然,他不得不補充說,“對我們來說,這其實不太神秘。”
在紐約,有一句名言是:你必須非主流才能入流(You have to be out to be in),西蒙斯的經歷似乎剛好是這句話的注解。在華爾街,他的所做所為總是讓人感到好奇。
西蒙斯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紐約長島,那座木頭和玻璃結構的一層建筑從外表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普通的腦庫,或者是數學研究所。和很多基金公司不同的是,文藝復興公司的心臟地帶并不是夜以繼日不停交易的交易室,而是一間有100個座位的禮堂。每隔半個月,公司員工都會在那里聽一場科學演講。“有趣而且實用的統計學演講,對你的思想一定會有所啟發。”一位喜歡這種學習方式的員工說。
令人驚訝的還不止這些。西蒙斯一點也不喜歡華爾街的投資家們,事實上,如果你想去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工作的話,華爾街經驗反而是個瑕疵。在公司的200多名員工中,將近二分之一都是數學、物理學、統計學等領域頂尖的科學家,所有雇員中只有兩位是金融學博士,而且公司從不雇用商學院畢業生,也不雇用華爾街人士,這在美國的投資公司中堪稱絕無僅有。
“我們不雇用數理邏輯不好的學生”,曾經在哈佛大學任教的西蒙斯說。“好的數學家需要直覺,對很多事情的發展總是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對于戰勝市場非常重要。”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擁有一流的科學家,其中包括貝爾試驗室的著名科學家Peter Weinberger和弗吉尼亞大學教授Robert Lourie。他還從IBM公司招募了部分熟悉語音識別系統的員工。“交易員和語音識別的工作人員有相似之處,他們總是在猜測下一刻會發生什么。”
人員流動幾乎是不存在的。每6個月,公司員工會根據業績收到相應的現金紅利。據說半年內的業績基準是12%,很多時候這個指標可以輕松達到,不少員工還擁有公司的股權。西蒙斯很重視公司的氣氛,據說他經常會和員工及其家屬們分享周末,早在2000年,他們就曾一起飛去百慕大度假。與此同時,每一位員工都發誓要保守公司秘密。
近年來,西蒙斯接受最多的質疑都與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有關。LTCM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輝煌一時,公司擁有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們利用計算機處理大量歷史數據,通過精密計算得到兩個不同金融工具間的正常歷史價格差,然后結合市場信息分析它們之間的最新價格差。如果兩者出現偏差,電腦立即發出指令大舉入市;經過市場一段時間調節,放大的偏差會自動恢復到正常軌跡上,此時電腦指令平倉離場,獲取偏差的差值。
LTCM始終遵循“市場中性”原則,即不從事任何單方面交易,僅以尋找市場或商品間效率落差而形成的套利空間為主,通過對沖機制規避風險,使市場風險最小。但由于其模型假設前提和計算結果都是在歷史統計數據基礎上得出的,一旦出現與計算結果相反的走勢,則對沖就變成了一種高風險的交易策略。
而在極大的杠桿借貸下,這種風險被進一步放大。最輝煌時,LTCM利用從投資者籌得的22億美元資本作抵押,買入價值1250億美元證券,然后再以證券作為抵押,進行總值12500億美元的其他金融交易,杠桿比率高達568倍。短短4年中,LTCM曾經獲得了285%的收益率,然而,在過度操縱之下,又在僅兩個月之內又輸掉了45億美元,走向了萬劫不復之地。
“我們的方式和LTCM完全不同”,西蒙斯強調,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沒有、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杠桿比例,公司在操作時從來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概念,而是只尋找那些可以復制的微小的獲利瞬間,“我們絕不以‘市場恢復正常’作為賭注投入資金,有一天市場終于會正常的,但誰知道是哪一天。”
西蒙斯的擁護者們也多半對黑箱操作的風險不以為然,他們說,“長期資本公司只有兩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充當門面,主要的還是華爾街人士,他們的賭性決定了終究會出錯”,另一位著名的數量型基金管理人也表示,“難以相信在西蒙斯的方法中會沒有一些安全措施。” 他指出,西蒙斯的方法和LTCM最重要的區別是不涉及對沖,而多是進行短線方向性預測,依靠同時交易很多品種、在短期作出大量的交易來獲利。具體到每一個交易的虧損,由于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平倉,因此損失不會很大;而數千次交易之后,只要盈利交易多余虧損交易,總體交易結果就是盈利的。
數學大師
西蒙斯很少在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他喜歡的是數學會議,他在一個幾何學研討會上慶祝自己的60歲生日,為數學界和患有孤獨癥的兒童捐錢,在發表演講時,更常常強調是數學使他走上了投資的成功之路。有人說,和華爾街的時尚毫不沾邊或許也是他并不矚目的原因之一。
西蒙斯在數學方面有著天生的敏感和直覺,這個制鞋廠老板的兒子3歲就立志成為數學家。高中畢業后,他順利地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大學畢業僅三年,就拿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學位,24歲就出任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
不過,盡管已經是國際數學界的后起之秀,他還是很快就厭倦了學術生涯。1964年,天生喜歡冒險的西蒙斯進入美國國防部下屬的一個非盈利組織——國防邏輯分析協會進行代碼破解工作。后來由于反對越戰,他又重回學術界,成為紐約州立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數學系主任,在那里做了8年的純數學研究。
西蒙斯很早以前就曾和投資結緣,1961年,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投資于哥倫比亞地磚和管線公司;在伯克利時也曾投資一家婚禮禮品的公司,但結果都不太理想,當時他覺得股市令人煩惱的,“我還曾經找到美林公司的經紀人,試圖做些大豆交易”,西蒙斯說。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早期,西蒙斯才開始真正對投資著迷。那時他還在石溪大學任教,他身邊的一位數學家參與了一家瓷磚公司出售的交易,“8個月的時間里賺了我10倍的錢。”
70年代末,當他離開石溪大學創立私人投資基金時,最初也采用基本面分析的方式,“我沒有想到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投資,”西蒙斯說,那一段時間他主要投資于外匯市場,“隨著經驗的不斷增加我想到也許可以用一些方法來制作模型,預見貨幣市場的走勢變動。”
80年代后期,西蒙斯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家勒費爾(Henry Larufer)重新開發了交易策略,并從基本面分析轉向數量分析。從此,西蒙斯徹底轉型為“模型先生”,并為大獎章基金接近500位投資人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業績。
2005年,西蒙斯宣布要成立一只規模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的新基金,在華爾街轟動一時,要知道,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全球對沖基金管理資產總額的十分之一。談到新基金時,西蒙斯更加謹慎,他表示,和大獎章基金主要針對富有階層不同,新基金的最低投資額為2000萬美元,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將通過下調收費來吸引投資;此外,新基金將偏重于投資美國股市,持有頭寸超過一年——相對于大獎章的快速交易而言,新基金似乎開始堅持“買入并持有”的理念。
“對大獎章非常有效的模型和方法并不一定適用于新基金”,看來西蒙斯相信,對于一個金額高達千億的對沖基金來說,如果還采用類似于大獎章的操作方法的話,一定是非常冒險的。
盡管新基金有著良好的血統,不過不少投資者仍然懷疑它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為,一個起碼的事實是,相對于一些流動性差的小型市場而言,高達1000億美元的基金規模可能顯得太大,這將增加它們在退出時的困難。
盡管懷疑的聲音很多,到2006年2月中旬,西蒙斯還是籌集到了40億美金,并表示將吸收更多的資金。公司同時向投資者承諾,一旦在任何時點基金運作出現疲弱的跡象,就將停止吸收新資金,屆時新基金將不再繼續增加到千億美金的上限。
截至2006年8月,這只名為文藝復興法人股票基金(Renaissance Institutional Equities Fund)的新基金,在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為4%的情況下錄得了13%的增長。
1.用數學模型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作出交易決策,是這位超級投資者成功的秘訣。
2.針對不同市場設計數量化的投資管理模型,并以電腦運算為主導,在全球各種市場上進行短線交易
3.對于數量分析型對沖基金而言,交易行為更多是基于電腦對價格走勢的分析,而非人的主觀判斷。
4.大獎章基金的數學模型主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統計,找出金融產品價格、宏觀經濟、市場指標、技術指標等各種指標間變化的數學關系,發現市場目前存在的微小獲利機會,并通過杠桿比率進行快速而大規模的交易獲利。
5.西蒙斯的方法和LTCM最重要的區別是不涉及對沖,而多是進行短線方向性預測,依靠同時交易很多品種、在短期作出大量的交易來獲利。具體到每一個交易的虧損,由于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平倉,因此損失不會很大;而數千次交易之后,只要盈利交易多余虧損交易,總體交易結果就是盈利的。
LTCM的投資策略,還是非常杰出的,盧布事件導致的“運氣”上的問題,使其損失難以控制住。然而其戰術使用上,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高杠桿操作同時,甚至買入流動性不好的金融商品。價格風險雖然可以利用軟件加以分析,但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卻很難評估。當整體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時,原先對應的避險策略,都被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所抹殺。
所謂Black-Scholes-Merton 公式仍以正態分布為基礎(這是因為該公式涉及Wiener 過程,而Wiener 過程的定義涉及正態分布), 故"長期資本" 的風險投資策略仍以"線性"和"連續"的資產價格模型為出發點。具體來說,該對沖基金的核心策略是"收斂交易"(convergencetrading)。此策略并不關心某一股票或債卷的價格是升還是降,而是賭在相關股票或債卷的價格向"常態"收斂上。"長期資本"的一項賭注下在美國30年國庫卷和29年國庫卷的價格收斂上(賣空前者,買入后者),本以為可以不論價格升降都穩操勝卷。不料,亞洲和俄國的金融危機使驚恐的投資者一窩蜂地涌向似更安全吉祥的30年國庫卷,結果造成30年國庫卷和29年國庫卷的價格發散,而非收斂。類似的其它幾個"收斂交易"也都以發散而告終.
年收入高達15億美元的對沖基金經理
誰是2005年收入最高的"打工者"?是華爾街薪酬最高的金融家?高盛前行政總裁鮑爾森(Henry M. Paulson Jr.)去年的薪金收入是3830萬美元,加上股票期權共不到1億美元。還是世界500強的行政總裁?去年《福布斯》排行榜中最賺錢的行政總裁是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的掌門人費爾班克(Richard Fairbank),一年進帳2.5億美元。
答案是以上皆非。根據投資雜志《機構投資者的阿爾法》(Institutional Investor is Alpha)報道,2005年年度收入最高的是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的主席西蒙斯(James H. Simons),年收入高達15億美元,聞名全球的投機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則只排第三,年收入達8.4億美元。
或許你對西蒙斯這個名字很陌生;即使是在華爾街專業從事投資基金的人,也很少聽說過西蒙斯和他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雖然行事低調且不為外人所知,但無論是從毛回報率還是凈回報率計算,西蒙斯都是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
現年68歲的西蒙斯曾經是大學數學教授,與華裔數學家陳省身一同創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幾何定律,后于1982年創立文藝復興科技公司,1988年3月成立公司的旗艦產品--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2001年曾到清華大學做過學術報告,并捐款設立了陳-西蒙斯樓 (Chern-Simons Hall ) 專家公寓。
經歷了1998年俄羅斯債券危機和2001年高科技股泡沫危機,許多曾經聞名遐邇的對沖基金經理都走向衰落。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關閉了老虎基金,梅利韋瑟的(John Meriwether)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幾乎破產,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也大幅縮水。與之相比,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的平均年凈回報率則高達34%。從1988成立到 1999年12月, 大獎章基金總共獲得了2,478.6 %的凈回報率,是同時期中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有1,710.1 %的回報;而同期的標準普爾指數僅是9.6%。不過,文藝復興科技公司所收取的費用,更高得令人咋舌。一般對沖基金的管理費及利潤分成的比率分別為2%和20%。但文藝復興所收取的費用分別為5%和44%,幾乎與客戶對分利潤,怪不得西蒙斯的年薪能高達15億美元。
《美國海外投資基金目錄》(U.S. Offshore Funds Directory)的作者本海姆(Antoine Bernheim)指出,西蒙斯創造的回報率比布魯斯·科夫勒(Bruce Kovner)、喬治·索羅斯、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路易斯·培根(Louis Bacon)、馬克·金頓(Mark Kingdon)等傳奇投資大師都要高出10個百分點,在對沖基金業內幾乎無出其右。作為一個交易者,西蒙斯正在超越有效市場假說;有效市場假說認為市場價格波動是隨機的,交易者不可能持續從市場中獲利。
西蒙斯生于波士頓郊區牛頓鎮,是一個制鞋廠老板的兒子,3歲就立志成為數學家。從牛頓高中畢業后,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從師于著名的數學家安布羅斯(Warren.Ambrose)和辛格(I.M.Singer)。1958年,他獲得了學士學位,僅僅三年后,他就拿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學位,一年后他成為哈佛大學的數學系教授。西蒙斯很早就與投資結下緣份,在1961年,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學投資于哥倫比亞地磚和管線公司;在伯克利,他嘗試做股票交易,但是交易結果并不太好。
1964年,他離開了大學校園,進入美國國防部下屬的一個非盈利組織--國防邏輯分析協會,并進行代碼破解工作。沒過多久,《時代周刊》上關于越南戰爭的殘酷報道讓他意識到他的工作實際上正在幫助美軍在越南的軍事行動,反戰的他于是向《新聞周刊》寫信說應該結束戰爭。當他把他的反戰想法告訴老板,很自然的被解雇了。
他又回到了學術界,成為紐約州立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數學系主任,在那里做了8年的純數學研究。1974年,他與陳省身聯合發表了著名的論文《典型群和幾何不變式》,創立了著名的Chern-Simons理論,該幾何理論對理論物理學具有重要意義,廣泛應用于從超引力到黑洞。1976年,西蒙斯獲得了每5年一次的全美數學科學維布倫(Veblen)獎金,這是數學世界里的最高榮耀。
在理論研究之余,他開始醉心于股票和期貨交易。1978年,他離開石溪大學創立私人投資基金Limroy,該基金投資領域廣泛,涉及從風險投資到外匯交易;最初主要采用基本面分析方法,例如通過分析美聯儲貨幣政策和利率走向來判斷市場價格走勢。
十年后,西蒙斯決定成立一個純粹交易的對沖基金。他關閉了Limroy,并在1988年3月成立了大獎章基金,最初主要涉及期貨交易。1988年該基金盈利8.8%,1989年則開始虧損,西蒙斯不得不在1989年6月份停止交易。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西蒙斯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家勒費爾(Henry Larufer)重新開發了交易策略,并從基本面分析轉向數量分析。
大獎章基金主要通過研究市場歷史數據來發現統計相關性,以預測期貨、貨幣、股票市場的短期運動,并通過數千次快速的日內短線交易來捕捉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交易量之大甚至有時能占到整個 NASDAQ 交易量的10%。當交易開始,交易模型決定買賣品種和時機, 20名交易員則遵守指令在短時間內大量的交易各種美國和海外的期貨,包括商品期貨、金融期貨、股票和債券。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比如市場處在極端波動的時候,交易會切換到手工狀態。
經過幾年眩目的增長,大獎章基金在1993年達到2.7億美元,并開始停止接受新資金。1994年,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從12個雇員增加到36個,并交易40種的金融產品。現在,公司有150個雇員,交易60種金融產品,基金規模則有50億美元。在150名雇員中有三分之一是擁有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的頂尖科學家, 涵蓋數學、理論物理學、量子物理學和統計學等領域。所有雇員中只有兩位是華爾街老手,而且該公司既不從商學院中雇用職員. 也不從華爾街雇用職員,這在美國投資公司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來源 www.tumamayizhan.com }
有思路,想編寫各種指標公式,程序化交易模型,選股公式,預警公式的朋友
可聯系技術人員 QQ: 511411198 進行 有償 編寫!(不貴!點擊查看價格!)
- 上一篇:美國證券史上最有名的資深分析師漢克·卡…
-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