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2017-03-16_172508.png
//1分鐘圖表的“一分鐘360線與1050線”
MA360:MA(C,360),COLORYELLOW;
MA1050:MA(C,1050),COLORRED;
FILLRGN(MA360>MA1050,MA360,MA1050,RGB(255,180,255));
FILLRGN(MA360<MA1050,MA360,MA1050,RGB(180,255,180));
DRAWKLINE(0.75,COLORRED,1,COLORLIGHTGREEN,0);
//5分鐘圖表的“一分鐘360線與1050線”
MA72:MA(C,72),COLORYELLOW;
MA210:MA(C,210),COLORRED;
FILLRGN(MA72>MA210,MA72,MA210,RGB(255,180,255));
FILLRGN(MA72<MA210,MA72,MA210,RGB(180,255,180));
DRAWKLINE(0.75,COLORRED,1,COLORLIGHTGREEN,0);
//15分鐘圖表的“一分鐘360線與1050線”
MA24:MA(C,24),COLORYELLOW;
MA70:MA(C,70),COLORRED;
FILLRGN(MA24>MA70,MA24,MA70,RGB(255,180,255));
FILLRGN(MA24<MA70,MA24,MA70,RGB(180,255,180));
DRAWKLINE(0.75,COLORRED,1,COLORLIGHTGREEN,0);
//“一分鐘360線與1050線”穿越周期計算
//1分鐘圖表:360,1050;
//5分鐘圖表:360/5=72,1050/5=210;
//15分鐘圖表:360/15=24,1050/15=70;
請問,怎么穿越周期的同一條線,顯示線形狀態(tài)完全不同。請注意上面的截圖對比,
“1分鐘圖表上的360均線和1050均線,向右數(shù)的第二綠色塊、第二粉色塊、第三綠色塊、及本應(yīng)有的第四粉色塊沒有了;”
與 5分鐘圖表上 15分鐘圖表上的線塊完全不同。
從數(shù)值上對比看,三個圖表的綠色塊最低值,5分鐘圖表與15分鐘圖表數(shù)值是相同的,而1分鐘圖表的最低值卻高很多。
麻煩給看看。
沒有使用跨周期函數(shù)啊,就只是最簡單的均線算法,最簡單的公式而以。
上圖所顯示的指標(biāo)是一個圖一個公式的,
上面的公式是分別各自對應(yīng)各圖所寫的,
只是以一條均線為準(zhǔn)繩,各放在三個周期圖表上觀察。
您理解的不對,
比如在一分鐘周期,按照您的引用方法引用5分鐘周期的2周期均線,需要引用10根K線的收盤價來求總和除以10計算,
而5分鐘周期,只需要求1分鐘周期的第5根和第10根K線計算求和除以2,這樣計算得出的數(shù)值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個思路是需要使用跨周期函數(shù)的,請參考2樓回復(fù)使用wh8